新闻中心

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校园动态> 正文

我校顺利举办第二期“国际化视角下教学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能力提升”师资培训班

来源: 作者:党政办通讯员:欧阳晓燕责任编辑:汤剑冰日期:2025-05-06点击:

4月25日至26日,我校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共同举办第二期“国际化视角下教学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能力提升”师资培训班。本次活动共组织100余名教师参加,通过理论研讨、技术实训与场景体验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

1585C

全体学员合影

理论引领:重构AI时代教育新认知

培训班首日,港科大(广州)校长行政助理、质量保障处处长刘膺博博士以《AI驱动的教育范式转型》为题,系统阐述了智能教育的发展趋势。刘博士指出:"人工智能正从辅助工具演变为教育变革的核心引擎"。她重点介绍了港科大(广州)在构建"元宇宙+教育"生态系统方面的创新实践,包括智能学习空间设计、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等前沿探索。同时,刘博士特别强调"技术向善"的伦理原则,分享了学校在AI应用规范制定方面的经验。

1B47F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刘膺博博士授课

教学发展处处长郭娇博士则从《教师角色的数字化转型》视角,深入分析了AI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性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哈佛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的智能教育案例,郭博士提出"三维能力提升模型"(技术素养、教学设计、伦理判断),为参训教师勾勒出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郭博士鼓励学员们要勇于尝试新技术,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

1AEBD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郭娇博士授课

技术赋能:解锁智能教学新技能

在实践教学环节,计算媒体与艺术学域王宇阳博士开展了《生成式AI教学资源开发工作坊》。参训教师通过实操演练,掌握了利用Gamma、Canva等智能工具快速生成互动课件、制作微课视频的核心技能。他特别演示了AI辅助教学设计的关键技巧,包括智能排版优化、可视化数据呈现等内容,让参训教师亲身体验"技术赋能教学"的便捷与高效。

15842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王宇阳博士授课

王泽宇博士带来的《元宇宙与文化艺术教育融合创新》课程则展现了科技与人文的完美结合。王泽宇博士的课程以“AI和元宇宙技术在文化艺术教育中的应用”为主题,通过案例解析与互动演示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展现了前沿科技与人文艺术的融合。他首先以AI绘画、虚拟数字人等实例切入,拆解生成式算法在传统艺术再创作中的逻辑;随后通过元宇宙虚拟展馆的实时操作,演示了沉浸式文物数字化复原等场景,让学员直观感受技术如何打破时空限制。课堂中,王博士特别强调“技术是画笔而非画家”,引导学员讨论AI伦理边界,并现场操作简易建模工具完成敦煌纹样数字重构。其幽默的授课风格与扎实的跨学科知识,令原本抽象的技术概念变得鲜活可感。

19E35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王泽宇博士授课

场景体验:探访未来教育新样态

培训班特别设置了港科大(广州)创新实验室参访环节,参访活动为学员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亲身体验到最前沿的教育科技应用。在Highbay多模态实验中心,参训教师近距离观摩了"海陆空"智能体协同系统;红鸟学创空间展示的"项目制学习"模式,通过为大学生搭建跨学科实践平台,激发学生创新创业 思维,努力打造“双创”人才培育的摇篮,呈现了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而DREAMS数字孪生实验室的光场重建技术,更让参训教师惊叹于科技对传统教学场景的重构能力。

16311

学员参观

成效显著:培育智能教育新动能

在培训的交流环节,学员们不仅与各位授课老师进行了多方面的教学探讨,也衷心表达了对授课教师们的感谢。"这次研修不仅更新了我的教育理念,更提供了可落地的实践工具。"我校李老师在分享会上表示。多位参训教师反馈,通过研修掌握了将AI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对开展混合式教学、个性化辅导等创新实践充满信心。

此次研修是两校深化合作的重要成果,未来将围绕"智能教育创新中心"建设、联合课程开发、师资交流等方面开展更深入合作,共同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贡献力量。

1BED9

培训课堂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