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我校在学术交流中心烹饪综合实训室成功举办中马美食文化交流会暨“中文 + 客家菜点职业技能”培训活动。马来西亚富才国际学院(以下简称“富才学院”)校长扎姆扎尼、合作部部长马菲兹、教务主任艾娜、教育顾问伊萨及餐饮专业学生代表出席了活动。我校副校长袁光华出席活动并发表致辞。此外,我校党政办主任汤剑冰、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张颖以及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相关师生,共计近百人参与了活动。

活动当天,我校与富才学院的师生通过线上平台齐聚一堂。致辞中,袁光华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及在“职教出海”方面取得的成果。马菲兹介绍了富才学院在旅游与餐饮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专业优势及获得的“酒店与烹饪艺术卓越中心”认证情况。

在菜肴技艺展示环节,富才学院师生带来了经典马来西亚餐Roti Jala(网状饼)和榴莲甜品的制作演示。富才学院校长扎姆扎尼亲自讲解,学生们熟练地操作,将面粉、椰浆和姜黄粉调制出薄如蝉翼的网状饼,搭配不同酱汁,展现了马来西亚美食的独特风味与文化魅力。

紧接着,我校师生们展示了客家菜的精湛技艺。客家菜烹饪技艺传承人黄勇强老师率先登场,他凭借深厚的烹饪功底,现场演示了客家盐焗虾的制作全过程。在制作过程中,黄老师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注重火候与调料的精准搭配,充分保留了虾的原汁原味,这不仅体现了他高超的烹饪技艺,更彰显了客家菜对食材本味的极致追求。

随后,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主任杨锦冰老师展示了客家萝卜粄的制作。客家萝卜粄作为一道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传统点心,其制作工艺复杂且讲究。他从食材的挑选、搭配到制作过程中的揉、捏、包等手法,都进行了细致的演示。教学过程中,两位老师还穿插介绍了客家传统菜和点心背后的文化内涵,他们讲述着这些菜点在客家人的生活习俗与节日庆典中所承载的特殊意义。通过学习,富才学院的30余名学生深入了解了客家传统菜点的制作工艺与文化内涵,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华美食文化的理解。

最后,在合作交流与讨论环节,汤剑冰与富才学院校长扎姆扎尼围绕境外办学、教学资源共享、师生互访交流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两校师生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见解与建议,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大家一致表示,希望以此次交流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两校在餐饮教育领域的发展与创新。

河源市客家菜烹饪技艺作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粤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活动中,它与马来西亚美食文化的深度碰撞与交流,不仅拓宽了两校师生的美食视野,激发了大家对菜肴学习的热情,更让客家美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同时,马来西亚美食独特的融合性也为我校的师生们带来了新的灵感与启发。
此次中马美食文化交流会,是我校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强国与教育对外开放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学校积极响应国家“职教出海”战略、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此次活动,学校在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我校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地方发展,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