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校园动态> 正文

我校举行《红色河源(2017)》编辑出版暨编委会启动工作会议

来源:校红色文化研究中心 作者:张静、林友宏通讯员:杨党校责任编辑:日期:2017-06-15点击:

6月13日下午,学校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红研中心”或“中心”)于行政楼第一会议室隆重举行了“《红色河源(2017)》编辑出版暨编委会启动工作会议”。河源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陈其明、河源日报社副社长司雁人、市旅游局调研员李德标、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杨石健、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黄彬、市委党校副校长陈跃华、市社科联副主席姚志强、河源广播电台副台长车济民、河源晚报社编委胡荆烈,我校党委副书记韦荣、副校长赖小景、思政部主任刘宇、党政办副主任蔡鹏、团委副书记黄志鹏、红研中心主任杨党校以及团委办公室主任、五个二级学院团总支书记、部分教师、辅导员、国旗护卫队学生代表近40人出席本次会议。大会由红研中心主任杨党校主持,共有五项议程。

会议伊始,由赖小景副校长致辞。他指出,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在这种形势下,以积极开展红色文化研究的方式,守护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越来越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河源是中国革命策源地之一,是红色经典。三百七十万河源儿女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将红色文化坚定不移地传承下去,并使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发扬光大。从这一意义上说,编辑出版《红色河源》书籍,也是我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立德树人、创新强校,推动校园红色文化系统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进一步凝聚起建设山区一流高职、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具有重要作用。赖小景最后强调,要顺利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全市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协同合作,衷心希望与会人员多关心、多支持河职院红色文化建设,多指导河职院红色文化研究、宣传和品牌建设。

赖小景副校长致辞

会议第二项议程由杨党校向大会作中心工作汇报。他从中心成立来近两年的概况与未来规划两大方面向会议作报告。在中心概况方面,杨党校指出,中心以“传承红色基因,助推河源崛起;坚定文化自信,强化文化担当;增进文化交流,扩大文化影响”为旨趣,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立足河源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的发掘、研究及开发利用,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实现中国梦服务。杨主任表示,中心工作得到了中央党校、国防大学、社科院、科技部、清华大学、中央电视台、广东省委宣传部等教授、专家与河源市领导的大力支持,受到社会高度关注和赞誉。在未来规划方面,杨党校提出了以下六点:一是加强研究队伍建设,进行拔尖人才的选拔;二是加强学术研究,继续推进“立德树人——校园红色文化系统工程建设”;三是加强文化交流,继续扩大“红色河源”微信群影响,继续举办“红色河源名家大讲坛”系列活动等;四是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开设红色文化选修课程,举办各种关于红色文化的活动,营造红色文化氛围;五是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与利用研究,为政府及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及对策建议;六是加强中心自身建设,今年争取把中心建设成河源市党史教育基地和河源市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会议第三项议程为嘉宾发言。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杨石健、河源日报社副社长司雁人、市社科联副主席姚志强、市委党校副校长陈跃华、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陈其明等五位嘉宾相继发言。杨石健认为,河职院红研中心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显著,河源红色文化研究到了新的研究阶段,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希望对河源红色文化研究感兴趣的社会各界人士可以继续为河源红色文化点赞,红研中心能够继续提供更为丰富和深厚的研究成果;司雁人希望年轻人能够多参与红色文化研究,研究队伍能够不断壮大;姚志强建议将红色文化研究课题列入重点课题,弘扬和发展红色文化需要专家、研究爱好者们的积极参与;陈跃华表示,《红色河源》可以作为使党委、党校工作更接地气的优秀载体,在红色文化研究中学习与提升;陈其明对红研中心的工作大加赞许,认为中心负责人有担当,有激情,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并建议中心今后工作要有规划、有好的激励机制和建立好的奖励制度。

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杨石健发言

市社科联副主席姚志强发表讲话

市委党校副校长陈跃华

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陈其明发表讲话

会议第四项议程为交流讨论。与会人员就《红色河源》编辑出版工作进行集思广益,建言献策。

会议最后,韦荣副书记作总结发言。他首先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感谢,对大家悉心支持红研中心工作表示赞赏。他指出,中心的成立时间不长,但发展很迅速,成果很丰富,得到学校的越来越重视。希望中心的今后工作能够继续坚持良好的目标定位,继续坚持多元发展、协同创新,配合好河源“两地文化”建设工作,做到“三个服务”即服务于河源地方文化崛起、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为此,中心要具备“五有”即有队伍、有计划、有经费、有活动、有成果。韦荣最后指出,中心工作已经列入学校“创新强校工程(2016—2020)”规划中,相信中心有能力建成在全市乃至全省有较大影响的红色文化资料中心、研究基地及教育基地。

韦荣副书记作总结发言

 

会议现场 

学生文字记者:张静、林友宏

学生摄影记者:黄泞泞